从中超降级到中乙
大家好,感谢来到本站,今天为您分享关于从中超降级到中乙的内容,同时也会回答大家关心的的问题,希望对您有帮助!
本文目录
我国足球联赛改革不断深入,中超联赛的竞争愈发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球队因种种原因降级,其中不乏曾经辉煌一时的豪门。本文将以中超降级到中乙的球队为例,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中乙之路的艰辛与机遇。
一、中超降级原因分析
1. 管理不善
管理不善是导致中超球队降级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俱乐部在经营过程中,过分追求短期利益,忽视球队长远发展,导致球队实力下滑。如某降级球队,在降级前一年,俱乐部为了节省成本,大量出售球队核心球员,导致球队实力大减。
2. 财务困境
财务困境是导致中超球队降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一些俱乐部在经营过程中,过度依赖赞助商,一旦赞助商撤资,俱乐部便陷入困境。如某降级球队,在降级前一年,由于赞助商撤资,俱乐部资金链断裂,导致球队无法正常运营。
3. 球员流失
球员流失是导致中超球队降级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俱乐部在经营过程中,忽视球员培养,导致球队缺乏年轻球员。如某降级球队,在降级前一年,球队中只有少数年轻球员,其余均为老将,球队整体实力下滑。
4. 赛场表现不佳
赛场表现不佳是导致中超球队降级的最直接原因。一些球队在比赛中,由于战术布置不合理、球员状态不佳等因素,导致成绩不佳。如某降级球队,在降级前一年,球队在联赛中仅取得5胜7平18负的战绩,最终降级。
二、中乙之路的艰辛与机遇
1. 艰辛
(1)资金压力:中乙联赛的俱乐部普遍面临资金压力,难以与中超球队抗衡。一些俱乐部为了维持球队运营,不得不寻求赞助商,甚至出售球队核心球员。
(2)球员水平:中乙联赛的球员水平普遍低于中超联赛,导致球队在比赛中难以与对手抗衡。
(3)场地设施:中乙联赛的场地设施普遍落后于中超联赛,影响球队训练和比赛。
2. 机遇
(1)政策扶持: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对足球事业的扶持力度,为中乙联赛的俱乐部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2)市场潜力:随着我国足球市场的不断扩大,中乙联赛的俱乐部有望获得更多商业利益。
(3)人才培养:中乙联赛的俱乐部可以通过引进优秀球员和教练,提高球队整体水平,为球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中超降级到中乙的球队,面临着诸多艰辛与挑战,但同时也拥有着巨大的机遇。通过加强管理、优化财务、引进优秀球员和教练,中乙联赛的俱乐部有望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突破。而对于那些降级球队来说,唯有在逆境中拼搏,才能重振雄风,再次登上中超舞台。
请问中超联赛哪几个队从来没降过级
从甲A到中超,只有三支球队没有降级过,分别是北京国安、山东鲁能、上海申花!而目前这三球队,只有国安和鲁能一直保持很强的竞争力,而申花自朱俊后,逐渐没落,本赛季还要为保级而战!
那么如果只看中超的这段时间,没有降级的队伍就很多了,除了国安、鲁能、申花之外,还有天津泰达、江苏苏宁、上海上港、包括后来的河北华夏和天津权健(天海)。
在中超联赛创立元年2004年,总共有12支球队,分别是深圳健力宝(深圳佳兆业)、山东鲁能、上海国际(现在的北京人和)、辽宁中誉、大连实德、天津康师傅、北京现代、沈阳金德(现在的广州富力)、四川冠城、上海申花、青岛贝莱特、重庆力帆。这个排名也是04赛季的最终排名!
而对于广州恒大,虽然是近年来的王者,但是其前身广州广药于2009年降级,随后广药集团在2010年退出,同年恒大集团买下广州足球俱乐部,更名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2011年恒大以升班马的身份夺得中超联赛冠军,并一举实现了7连冠!
从甲A到中超,只有三支球队没有降级过,分别是北京国安、山东鲁能、上海申花!而目前这三球队,只有国安和鲁能一直保持很强的竞争力,而申花自朱俊后,逐渐没落,本赛季还要为保级而战!
那么如果只看中超的这段时间,没有降级的队伍就很多了,除了国安、鲁能、申花之外,还有天津泰达、江苏苏宁、上海上港、包括后来的河北华夏和天津权健(天海)。
在中超联赛创立元年2004年,总共有12支球队,分别是深圳健力宝(深圳佳兆业)、山东鲁能、上海国际(现在的北京人和)、辽宁中誉、大连实德、天津康师傅、北京现代、沈阳金德(现在的广州富力)、四川冠城、上海申花、青岛贝莱特、重庆力帆。这个排名也是04赛季的最终排名!
而对于广州恒大,虽然是近年来的王者,但是其前身广州广药于2009年降级,随后广药集团在2010年退出,同年恒大集团买下广州足球俱乐部,更名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2011年恒大以升班马的身份夺得中超联赛冠军,并一举实现了7连冠!
中超联赛目前没降过级球队球队还比较多,但是,如果从职业化以来,一直在顶级联赛没降过级的球队就不多了。
从目前的联赛积分榜来看吧。
一、北京中赫国安
排名榜首的北京中赫国安是中超联赛的元老了,从职业化以来,这个老牌球队虽然只得过一次联赛冠军。但是,从来没有降级的经历,这是很厉害的!
二、广州恒大淘宝
自从恒大接手广药以后,创造了无数个记录,斩获冠军无数,更是拿了两次亚冠冠军。但是,不幸的事恒大接手之前,球队因为打假球被降级到中甲。
三、上海上港
上港倒是没有降级的经历。徐根宝十年磨一剑,从武磊、张琳芃、王佳玉他们小孩儿开始组队打比赛,从中乙一直升入中超不容易(但球队 历史 较短,一点点升起来的)。
四、山东鲁能
山东鲁能,老牌劲旅!自94年甲A联赛以来,从来没有降级。99年获得双冠王,中超改制以后制霸中超多年。
五、重庆当代
其实,目前的重庆队前身应该是云南红塔,尹明善在力帆降级后买壳保留在了顶级联赛。不幸的是后来又像电梯一样升降几次,现在实力不错。
六、大连一方
大连一方是原来赵明阳的球队,资深球迷都了解,曾经也红火了两年,后来老板资金出问题降级了。虽然现在是万达的投资方,但是球队跟八冠王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八冠王已经随徐明而去了。
七、江苏苏宁
老牌球队,曾经的江苏舜天,曾经在中甲(甲b)多年,升上中超以后表现一直不错。
八、天津泰达
老牌劲旅,情况跟江苏舜天差不多,三星赞助时期打了甲b(98年)。
九、武汉卓尔
武汉卓尔的情况球迷们应该比较清楚,去年刚刚升入中超。曾经的武汉队也是 历史 悠久,可惜因为跟国安的一场比赛,那个球队没了。
十、广州富力
广州富力的 历史 也是几经波折,曾经的沈阳金杯、沈阳海狮、沈阳金德、长沙金德、广州富力.....一二级联赛混迹多年。
十一、河南建业
建业也是目前中国足球联赛的活化石,职业化以来没有换过投资方,目前唯一一个。但是,球队在06以前一直在二级三级联赛,2013也降级一次,多灾多难啊。
十二、河北华夏幸福
曾经的河北中基,之前一直中乙,中甲,华夏入主以后,球队实力大增,打入中超,也曾笑傲群雄。
十三、深圳佳兆业
老牌劲旅,曾经的中超冠军,在老板没钱发工资的情况下,老朱带着郑智、李玮峰、大帝等人拿下了冠军,令人尊敬的球队。后来不幸降级......蛰伏中甲多年,现在佳兆业接手,很不错。
十四、上海申花
中超传统豪强,自职业化以来从未降级!申花是令人尊敬的球队,申花企业虽然挂了很多年了,球队依然在用申花这个名字,不容易。
十五、北京人和
人送绰号“流浪者”。曾经的上海中远,实力强劲,那时候的上海德比才叫火爆!可惜,戴家太重利,球队来回跑,这回安生了。人和也是才升上来两年。
十六、天津天海
也是多灾多难的球队,长期在低级别联赛,好不容易遇到个金主,还是个搞传销的。可惜了,这么好的球队!
题主的问题应该是问职业化以来,一直在顶级联赛没降过级的俱乐部吧?如果是这样问题,那么综上所述,94年职业化以来,一直在顶级联赛,未曾降级的球队有三支:北京中赫国安、山东鲁能和上海申花,其他的都不算。
应该是国安鲁能申花吧。鲁能一直是历年难啃的骨头,虽然没有大火过,但成绩每年都不差,也是亚冠常客。打法鲜明,作风硬朗。好像从没为保级担忧过。本赛季成绩略有下滑,但守住亚冠资格问题不大。申花甲A时就是劲旅,国足进世界杯时贡献了不少国脚,申思祁宏吴承瑛范大将军等一批国足中流砥柱,跟国安的恩怨也是那时结下的。申花很早就开始大手笔了,之前引进过罗纳尔多时代的巴西主力中后卫好像叫巴亚诺,当时令球迷惊讶不已,感觉中国能来巴西国家队的真是不可思议。中超之后更是大手笔不断,阿内尔卡德罗巴特维斯都加盟过吧,只不过都没掀起太大波浪。但今年申花突然惨的不能再惨了,濒临降级边缘,不过以申花的这么多年的底蕴应该不至于降级,祝申花好运。最后说下北京国安,被誉为首都的御林军,成立至今国安之名就从未消失过,也没有过降级,算是传统强队了,甲A时代应该是最高光的时候,高峰高洪波曹限东谢峰,三杆洋枪大杀四方,后继杨晨邵佳一陶伟徐云龙等,每个时代都有风云人物领队。近几年成绩不是很稳定,可能一直因为有种北京大爷爱谁谁,跟谁都敢死磕的劲,加上京骂“文化”,京媒爱看不起人,所以多本地人喜欢,外地人讨厌吧。其实京骂是让人反感不过有球迷坦言,现场那种气氛让你不论素质高低就想发泄出来,营造出热血沸腾的气氛,真不是想侮辱谁,但怎么说也是不好的现象,这几年就明显少多了。最后祝这些传统强队能再次崛起吧,始终让恒大一枝独秀也不是很有意思不是!
要是从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开始算,也就是简称中超,那中超联赛从来没有降过级的球队就是北京国安 山东鲁能 上海申花,天津泰达四支俱乐部。
你好,如果从甲A到中超,只有北京国安,上海申花,山东鲁能从未降过级。三只球队相爱相杀,给中国足球 历史 增添了不少色彩。
北京国安是中超的老牌强队,也是豪门,每年投入都很大,一直都是联赛冠军的有力争夺者,但成绩一直在前三名徘徊。今年是国安离联赛冠军最近的一年,开局十连胜,把恒大上港甩在了后面,但是随着球队主力比埃拉受伤,足协杯被鲁能淘汰,联赛也一波连败,最终积分被恒大超过,如今暂时排名第二,依然有争夺冠军的机会。
上海申花近几年可以说是很不稳定,球队投入较前几名的球队来说简直九牛一毛,成绩一直在中下游。本赛季申花开局不利,排名接近降级区,球队不得不为保级而战。于是申花请来了韩国教头崔康熙,买来了韩国高中锋金信誉以及小法老沙拉维。球队成绩开始回升,并且远离了降级区,足协杯打进了决赛,将与老对手山东鲁能争夺最后的冠军。
山东鲁能四次夺得中超联赛的冠军,在恒大升上中超之前鲁能就是中超的霸主,最长联赛连胜记录,联赛13连胜,提前六轮夺冠都是鲁能曾经创下的记录。至今无球队可以打破。如今虽然鲁能投入减少,但是开始着重发展自己的青训事业,并且大力提拔自己的年轻小将,球队成绩在16年经历了保级风云后开始稳步提高,一直排名前四。而且鲁能号称“足协杯之王”,是所有球队里打入决赛最多,夺得冠军最多的。本赛季,鲁能在客场击败实力强大的对手上港后成功与上海申花会师决赛!
如果您问的是无论中乙中甲中超甲A从未降过级的球队的话那就多了,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京沪高铁上的三大站:北京中赫国安、山东鲁能泰山、上海绿地申花,唯一没降过级的球队!
记不住中超初始时的俱乐部了。更换老板,球队解教,联赛降级,剩下的也还有些。如果从职业化创立以来至今算起,只有国安、申花、泰山,这三家元老,开创时就在,一直没有过降级。
没降级,是实力和能力,也是荣誉和声望,更是压力和负担。有时是比夺冠还沉重的负担,不夺冠还好讲,降级就象晚节不保,这是唯一的气节了。泰山某年保级时,令人揪心不亚于夺冠。
今年申花,会不会是明日黄花,想必不少球迷也揪着呢。申花能够保级,对申花球迷来说也不亚于冠军。这种感受,只有元老球队的球迷才能体会。
2004年中超联赛开始,其中北京国安队、天津泰达队、上海申花队和山东鲁能泰山队四队年年都在联赛当中。
我们不妨看一看今年的中超球队有谁,北京国安、广州恒大、上海上港、山东鲁能泰山、武汉卓尔、重庆斯威、大连一方、天津泰达、广州富力、江苏苏宁、河南建业、河北华夏、深圳佳兆业、上海申花、天津天海和北京人和。那么中超元年有谁:深圳健力宝(深圳佳兆业)、山东鲁能泰山、上海国际(北京人和)、辽宁中誉、大连实德、天津康师傅(天津泰达)、北京现代(北京国安)、沈阳金德(广州富力)、四川冠城、上海申花、青岛贝莱特、重庆力帆(重庆斯威)。
那么把这两年都参加的球队提出来,于是就有深圳、山东、人和、天津、富力、申花、国安和重庆八个队。然后我们再分析这八个队当中谁又中途掉队了呢?深圳,在2011年。人和,在2015年。富力,在2010年。重庆,在2006年。所以剩下四队国安、鲁能、申花和泰达没有降过级。
中国足球真正实施职业化是从1994年开始的,那时候叫甲A,2004年改成了中超,在25年的职业化当中,一直没有降过级的只有三只球队:山东鲁能,北京国安,上海申花。山东鲁能夺取了5次联赛冠军,北京国安获得一次联赛冠军,上海申花获得两次联赛冠军,其中2003年联赛冠军因为假球原因被取消了。
青岛中能为什么会「四年从中超到中乙」
我的回答内容引自虎扑体育论坛,感谢原作者在论坛的分析。其实这些问题很早就显现了,只是成绩掩盖了问题。当成绩不佳找原因的时候,所有问题就被放大了,细细看来就是这些问题导致了从中超到中乙。
投入为零,卖血求生用错方式方法
近年来,中能队屡屡的卖血求生很大程度上一个原因是背后财团中能集团的盈利能力不断下降。近年来在于传统实业上,很多企业举步维艰,而中能集团的主营项目一直是电缆制造,但该行业的利润正在不断降低。这几年来,中能屡屡将目光投向了其他行业领域,步入21世纪后,中能集团就开始慢慢进行战略部署上的调整,涉足于一些全新的领域,比如火热的房地产领域和新能源领域。而启动其他领域的代价就是需要足够的资金轮转上的支持,而中能队在集团的利益面前不得不忍痛割爱,通过卖球员的方式来减小生存压力。
但是中能队的卖人政策让人费解,要么不卖,要卖只卖核心。谁还记得中能队曾经的神奇四侠呢?曲波,姜宁,刘健,郑龙,“波宁健龙”是岛城球迷给他们的爱称,同时也是中能球迷心中永远的痛,因为他们早已离开青岛中能,追逐更高的目标。“小庙难留大佛”,球迷们总是这样安慰自己,但他们比谁都清楚,这些人原本可以为青岛贡献更多。
然而,可耻的不是中能卖人,而是中能已经无人可卖!究其原因,是因为中能管理层在这条路上被利益蒙蔽双眼,心急火燎,只要价钱合适就能仓皇出手。2013年中能队郑龙加盟恒大就是很好的例子,在郑龙是核心的情况下,替代者马磊磊和王秀福,培养的结果却是难堪大用。然而,这样被动的局面下,中能并没有打消兜售郑龙的念头,反而爽快的将他卖给恒大,最终导致了球队降入中甲。然而,这次的教训依旧没有惊醒中能队,刘健和邹正的离去使得本就脆弱不堪的中能阵容雪上加霜,本赛季刘震理和宋龙的离开,只不过是长此以往卖血造血不平衡状况下,压死中能队的最后一根稻草。
抛开所有问题不谈,导致中能自由落体的最直接原因,还是球队自身实力不足。曾经引以为豪的青训体系也已经多年没有涌现出优质新人。受困于财力和驻地问题,中能虽然有完善的梯队系统,但始终无力组建青训基地,导致诸多低年龄段梯队处于“散养”状态,无法保证训练质量;再加上基层教练员待遇低下且业务水平良莠不齐,更无法保证其参与青训工作的热情。当最后一滴血洒在岛城,球迷还有对这支球队还能有多少期待呢?
管理混乱,怨妇撒泼众叛亲离
青岛中能队让人失望的不仅是管理层制定的让人啼笑皆非的卖血政策,在管理上的落后和缺乏经验体现在各方各面,出尔反尔,信誉扫地,和各个俱乐部之间关系矛盾重重是中能队管理层给人最深刻、最不堪的印象。
关于中能队管理上负面的新闻层出不穷,我也不一一赘述。我这里也就提一下中能降级后最有名的“刘健案”。
从球员流通上看,我们很容易可以发现,中能和恒大之间的球员输送很密切。2011赛季,姜宁加盟恒大帮助球队登顶成功;2013赛季二次转会期间,核心郑龙的加盟恒大在当时被媒体誉为乔老板舍身为恒大冲击亚冠保驾护航的做法。因为在那个赛季中,恒大是中超唯一进入亚冠八强的队伍,媒体无一例外的将恒大比作为中国足球荣誉和希望的象征。所以郑龙的转会得到了舆论一致的拍手叫好,而乔伟光也很享受这段搭上恒大顺风车的日子,一时间风头无二。但实质上,关于恒大和中能之间的球员流动,并不仅仅是表面上乔伟光为许家印两肋插刀这么简单,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中能集团作为民营企业,政府背景比较贫乏,而乔伟光意图进军房地产行业,势必要同地产界龙头老大恒大打好关系。这也是为什么郑龙在收到当时贵州人和等其他球队更高报价时,毅然决然的选择后来加入争夺的广州恒大队的主要原因。
然而好景不长,在2013赛季降级后,不知悔改的中能队如预期想要把刘健运作到恒大。然而爆出的刘健阴阳合同的事件却把青岛中能推上了风口浪尖。
刘健案的根源其实就是阴阳合同,而阴阳合同当初就是各俱乐部为了应付足协限薪令,恶性争夺甚至限制球员的产物。阴阳合同本是当时足球业界常事,外界虽报道过很多例子,但始终知之甚少。大家都是明面上一套背地里一条,足协关于这事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中能毕竟是”中超楷模“,大义在前,需翻脸不认人。
2014年1月3日,恒大官方宣布刘健以自由身加盟。然而,当晚中能队发表声明,坚称刘健和中能的合同到2017年1月1日才到期,恒大签下他违反中国足协转会相关规定,中能俱乐部坚决不同意其转会。刘健本人则表示,自己从未与中能签过任何续约合同。自此,刘健彻底与中能撕破脸面,”阴阳合同“的毒瘤顽疾终于浮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
中能当初和刘健签订的其实就是阴阳合同,一份在中国足协备案,2013年12月31日到期,另一份是俱乐部实际执行的,2014年1月1日到期,两份合同都没有任何续约条款限制。刘健公布的两份合同中,在足协备份的合同中刘健年薪是80万基本工资加20万绩效工资,而另一份合同年薪是260万。
而后足协认定刘健为自由身,但青岛中能依旧屡败屡战,不依不挠,在明知有阴阳合同的情况下,拒死不承认,找出各种理由为自己说理。最终,中国足协已做出最终判罚,罚款40万元,扣除联赛积分7分。而中能依旧一副大义凛然的态度:必须不能接受,必须维权到底。
从结果上看,中能队揭露了中国足球行业的潜规则,变相的推动了中国足球的发展,当记首功。但中能管理层啼笑皆非的处理方式让人无话可说,自己捅出的阴阳合同自己却不承认。这就好比学生在考试途中当着老师面作弊,但却拼死抵赖,实在让人无法理解。更可怕的结果并不是刘健的自由身离去让中能遭受了转会费上的损失,而是中能队得罪了自己苦心运营良好关系的广州恒大队,也得罪了中国足协和其他的俱乐部。自此之后,中能队沦落为众矢之的,球队的境遇越发岌岌可危。
中能管理层的无脑是自上而下的,让我们回顾2013年青岛中能降级的赛季。众所周知,从甲A时代起,青岛颐中(青岛中能前身),天津泰达,上海申花这三支球队的关系就非常好,他们在休赛期经常一起到上海天津青岛组织集训和热身赛,甚至还举办”上青天杯“这样一个小型赛事来切磋球技。
但降级的中能在最后一战中把矛头对准了”好基友“天津泰达,在最后一轮中,中能原本打平就能保级的情况下,0-1不敌中超有名的”铁面判官“北京国安,而在另一场比赛中,亚泰1-0力克辽足。最后青岛中能1分之差,惨遭降级。降级的中能不但没有检讨自身实力问题,反而自认为成了受害者,指责第28轮长春3-1天津的那场比赛是兄弟球队狙击保级对手失败,是一场默契球,甚至乔伟光亲自上京找足协“讨说法”,全然忘了泰达在两场对阵中能的比赛中双双告负,并”贡献“6粒失球,当时就有人评论中能这是“狗急跳墙”的做法。因此,当中能最终降级,并一如既往地出来埋怨足协不作为、辽足踢假球时,舆论不再同情青岛中能,而是直指中能输球输人,自此,中能在其他俱乐部的眼里成为了信誉扫地的典型。
如今,中能受困于疲软的战绩,重返顶级赛场任重道远,与申花泰达的”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剧情看起来似乎已遥不可及。
迷之换帅,第12人倒戈相向
中能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他的主帅选择,这里就必须提到两位关键人物:卡夫季奇和张外龙。
张外龙在中能两次被下课让人难以理解。2011年,张外龙第一次执教中能,月薪也仅有3000美元出头,但张外龙缺争气,带着中能一路冲到中超第六的位置,并且双杀”山东德比“对手鲁能,让常年饱受“欺压”的青岛足球出了一口恶气,张外龙也成为了青岛球迷眼中的神人。因此,当2011赛季结束后,中能和张外龙开启续约谈判后,张外龙要求年薪翻倍、奖金分配权和引援决定权等诸多权力,但这令中能难以接受。在中能,奖金分配权一直被中方教练组把持,而引援则由俱乐部高层负责,主教练只能被动接受。最终,中能放弃与张外龙续约,而韩国人不得不转投大连阿尔滨的帅位。
2012赛季中能深陷保级泥潭,中能不得法只能重新启用神奇主帅张外龙,并给予了韩国人他想要的教练权利,后者也成功帮助中能保级。2013赛季开始阶段,中能高歌猛进,前八场4胜3平1负,中段联赛过后,青岛中能积21分排名第5,仅落后北京国安2分,大有冲击亚冠资格之势头。但好景不长,主教练张外龙与中能管理层的矛盾再次爆发,迂腐的管理者与野心勃勃的教练之间势必有着激烈的冲突,而这样的情绪直接被带入到比赛之中,中能连战连败,8月,中能单方面宣布解约张外龙的职务。球迷一边倒的声讨和指责声中,换帅也无法唤回球队的斗志,最后惨遭降级。值得一提的是,齐鲁德比大战中,鲁能球迷和青岛球迷共喊”张外龙“的情景着实让中能俱乐部感到尴尬
来到中甲的中能作死的本性依然没有改变。如果说2014赛季因为被扣除7分而丧失冲超主动权还情有可原。但2015赛季中途架空卡夫季奇则让人感到绝望。2015赛季中,卡夫季奇执教青岛中能,前10轮比赛,中能队抢得21分,到第17轮1-0战胜同城死敌青岛黄海队后,中能仍位列积分榜次席,冲超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中能宣布助理教练斯坦季奇成为球队执行教练,原主教练卡夫季奇被降至技术顾问,而中能队如外界”预料“的一般先是一波五轮不胜仅收获2分,此后主场3:2战胜湖南湘涛,但接着又是一波1平5负的六轮不胜……2015赛季战罢,中能交出的战绩是11胜8平11负、积41分排名第七。
当然这样让人匪夷所思的换帅举动引起了中能球迷的不满,而卡夫季奇在接受采访时候的一些话更是让人浮想联翩。斯洛文尼亚媒体询问卡夫季奇中途被架空一事,卡夫季奇表示:“这很难解释,可这就是事实,但我并没有因为这件事与任何人发生冲突。我无法改变什么,这个决定是中能高层做出的。但是,我们最终分手是正确的。拜托,我不能说是什么导致球队变糟糕,因为我得到了报酬。”
这样好似拿了封口费一般欲言又止的样子,使得一时间流言飞起,中能队半程成绩太好导致球队发不出赢球奖金成为了共识,因为在此之前,中能已经多次曝出欠薪丑闻。但球迷们指责的声音也并没有影响到中能俱乐部的决策者们。就这样,一次又一次,中能用自己不明所以的举动驱散着忠诚的球迷。
而在本赛季熟悉的剧情再度上演,前八轮中能4胜1平3负,这个成绩尽管冲超看起来有些难度,但保级应该无忧无虑。但现实又给了青岛中能球迷响亮的耳光,随后的18场比赛中,中能”不可思议“的仅仅获得2场胜利。青岛球迷戏谑道,不敢去回忆当时降级时候乔伟光痛哭流涕拍着胸脯喊杀回中超的情形,因为有点惭愧。而到了如今的生死关头,无助和绝望弥漫在所有中能球员和球迷心中。
总结
很长一段时间内,中能内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球迷懂什么"。球迷确实都不懂,不懂中能为何卖核心,不懂中能为何炒教练,不懂中能为何不倾听球迷意见。但到了现在,正视眼下的中能队,除了橙衣白袍的球迷依旧在天泰之上为中能呐喊助威,不离不弃,曾今的青岛队还剩哪些呢?
青岛球迷并不幸运,他们总是在一次又一次不满之中踏进天泰体育场陪伴球队咽下失利的苦果,
他们也许会幸运,可能下赛季青岛将会有另一支球队代表这座足球城重返中国顶级联赛的赛场。
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
从来只见新人笑,有谁怜悯旧人哭?
如今的中甲赛场上,两支青岛队遭遇了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但在青岛德比中,濒临降级的青岛中能队到场的球迷依然不输冲超在望的青岛黄海队球迷。
但当这赛季结束后,青岛球迷的阵营又会是怎样的一副情景呢?
所谓天作孽,犹可生;自作孽,不可活。
对球迷而言,他们愿意去追随一支向死而生的球队,去追随一支成绩不理想仍敢打敢拼的球队。
但让他们去追随一支浑浑噩噩混吃等死的球队,去追随一支不求上进丢失灵魂的球队真的很难。
青岛德比中,很多黄海球迷喊出了“中能降级!中能解散!”的口号,对他们而言,他们也曾经热爱过青岛队,现在依旧热爱着青岛足球。
但哀莫大于心死,球迷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曾经的青岛球迷用尽全身力气去追随中超不死鸟,
而如今,这只不死鸟需要用尽全身力气飞回球迷的怀抱,
我们也只能祝福
青岛中能队,好运!
内容引自虎扑体育。其实这些问题很早就显现了,只是成绩掩盖了问题。当成绩不佳找原因的时候,所有问题就被放大了,细细看来就是这些问题导致了从中超到中乙。
中丙-中乙-中甲-中超晋级规则
1、中丙升中乙
中国丙级联赛,中国最低级别的足球联赛,属于业余联赛,早期不能升入中乙;2014年开始,足协规定新参加中乙联赛的球队,优先从联赛优胜队中产生;2015年明确规定初次报名参加中乙的俱乐部,从总决赛队伍中按成绩顺序优先产生。
2、中乙升中甲
中乙联赛总决赛前两名升入中国足球甲级联赛,最后两名和中丙联赛总决赛五、六名参加升级附加赛,胜者参加次年中乙联赛。
3、中甲升中超
中甲联赛总决赛前两名升入下赛季中超联赛,中超当赛季排名末两名球队降至下赛季中甲联赛。
扩展资料:
1956年原全国足球联赛杯划分为甲级和乙级,全国足球乙级队联赛即作为次级联赛诞生,此后数度停办或取消,1978年复办并延续。
1989年全国足球甲级队(B组)联赛创建后与原丙级联赛合并成为了第三级联赛。1994年中国足球联赛职业化后也开始职业化。
中超联赛前身为1989年成立的中国足球甲A联赛,开始于2004年。
2004年联赛改革后被改组为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简称乙级联赛)。2011年中乙联赛退出职业联赛,2013年重新进入职业联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冠军联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足球甲级联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
关于从中超降级到中乙和的内容到此结束,感谢您的阅读,期待与您在下次分享中再见!